跳至主要內容

加密货币总市值跌至1.04万亿美元,比特币跌至25000美元左右,以太坊跌至1350美元,BNB跌至239美元,Solana跌至29美元,狗狗币跌至0.06美元。进入2022年,多数加密货币跌幅超过50%。其中,比特币累积跌幅为45.9%,以太坊累计跌幅为64%,BNB累计下跌54%,Solana累计下跌83%,狗狗币累计下跌64%。 https://t.co/BI34400y2u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北京除外的北方其他二线城市居民,可以仔细研究一下,自己所在城市的人口流动是什么水平。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:

  lidang 立党 (推特中文反诈第一人) @lidangzzz 北京除外的北方其他二线城市居民,可以仔细研究一下,自己所在城市的人口流动是什么水平。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: 最聪明、能力最强的那一批,要么早就出国离开了,要么留在国内,一大半去北京,一小部分去上海和深圳; 一批踏实且平庸的人愿意留在本地,要么挤破脑袋进机关/事业编/国企,要么做小生意 (小教培、小桌游、小装修、小餐饮、小实体生意、小物流、小工厂、小物流、小自媒体、小房产中介、小律师); 还有一群涌入的群体,基本是省会以外三四线城市、县市、农村学霸或者愿意打拼的青年人,不想进北京当无限北漂,买房无望,于是踏踏实实愿意进入这些二线北方城市,早早买房定居。 这些人里,一些人通过高考读大学留在本地,一些人做体力劳动(物业、保洁、工厂、餐厅、早点铺等等)进入这些城市,还有一些人通过拆迁或者教育资源进入了这些城市。 简单来说,北方二三线城市没有什么经济活力,跟长三角的金融、汽车、半导体、生物医药等等技术导向型产业没法比,跟深圳这些外贸、制造业、互联网等也没法比,跟北京更是差距太远。 这些城市里留在本地的土著年轻人,一部分家里几代都是体制内,所以一毕业考公、考编、进国企是唯一的出路;另一些人因为不敢到外地闯荡,也不愿意进北京,为了规避风险,于是留在家乡做小生意,一般以继承爸妈的生意为主。 而这些城市的最聪明、教育水平最高、学历最高、眼界最宽阔的那些人,几乎毫无例外地全都离开了自己所在的北方二三线城市,根本没有意愿也没有环境去建设自己的家乡。 进入这些北方二三线城市的人,基本也不可能在北方进行真正科技和商业上具有内核原创性的创业——如果有这些条件的人,基本也会到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发展。 而真正进入这些北方二三线城市、并且愿意常年定居的外地人,无论是创业、上班还是打零工,基本都在维护这些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,比如餐饮、服务、养老、教育、零售、消费、旅游、房地产等等——基本不存在单打独斗改变城市产业结构的可能性。 为什么我对天津、济南、郑州、沈阳、大连、青岛、西安这些城市失去信心? 北方城市里第二强的就是天津,然而天津也在快速衰落中,天津除了在滨海新区搞金融泡沫,就是在本地搞房地产、基建、债务,剩下的本地经济和产业非常薄弱,国企也早就全面衰败,大量破产重组——可以说,整个城市的民营经济,基本...

早在11年前,美国著名的空头机构香橼(Citron Research)就发出一份做空恆大的报告,非常详细的指出恒大存在的问題,并且明确预言了恆大的最终结局。

  早在11年前,美国著名的空头机构香橼(Citron Research)就发出一份做空恆大的报告,非常详细的指出恒大存在的问題,并且明确预言了恆大的最终结局。

即使没学过经济学,你也应该深刻理解三个重要概念:沉没成本、边际成本、机会成本。 这三大成本和我们的关系体现,可简单概括为以下三句话: 沉没成本,决定了我们如果看待过去; 边际成本,决定了我们如何对待现在; 机会成本,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未来。

加密禅师 @crypto_chanshi 即使没学过经济学,你也应该深刻理解三个重要概念:沉没成本、边际成本、机会成本。 这三大成本和我们的关系体现,可简单概括为以下三句话: 沉没成本,决定了我们如果看待过去; 边际成本,决定了我们如何对待现在; 机会成本,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未来。 1、沉没成本与过去 沉没成本,在我的理解中,就是过去的投入,对未来不会再产生正面效用,这种投入在经济学上就被称为沉没成本。 其最大的经济学含义,是一旦你确定它沉没了,那么它就不能成为你做决策的参考变量。 换句话说, 沉没成本,跟你的决策没有任何关系。 比如,你在股票里亏了钱,冷静分析后,接下来行情走势依然大概率对你不利,那你就应该果断斩仓止损,而不是因为过去投入了很多,亏损了很多,而影响当下之决定。 说起来很容易,但做起来确实会很难。 一方面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每一次的投入上,去判定它到底会不会「对未来产生效用」。 比如,你不知道现在亏损的股票,接下来是会继续亏损还是会反弹;你也不知道坚持了两年的创业项目,接下来注定会失败还是再坚持一下就可能看到曙光,如此等等。 另一方面,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,人们做决定会严重受到「锚定效应」的影响。 比如,你会把股票价格锚定在建仓的成本价,认为那才是合理的;你会把两个人在一起美好的时光锚定下来,在感情破裂时,无法快速接受并走出来,总觉得为什么说不爱就不爱了。 这两方面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去解决。 首先,判断过去的投入是否沉没,在一些简单的情况是很容易,这时候要克服的就是锚定效应。比如感情破裂这种,克服锚定效应自己多加提醒和刻意练习即可做到。 其次,在一些复杂情况很难判断是否沉没,就要靠你对该种情况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,通过多方对比和深入思考,来做一个概率性的判断。 很多时候我们做判断,并不需要100%准确。只要大概率上,你的判断这个投入是沉没了,那就没有必要为了小概率的「反败为胜」继续耗下去。 沉没成本在数学上,可以近似地表达为一个简单的一阶马尔科夫链,指的就是下一个情况的发生,只跟当下有关,而和历史无关。也即是: 除了少数情况,大多数时候,人们对沉没成本的判断都是不难的。但人们总会有一种「不甘心」的心理,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这是非常不理性的行为。 因此我说,沉没成本决定了一个人如何看待他的过去...